本篇文章626字,读完约2分钟

据本报报道,锡惠公园春天申请所的阿炳墓,往往是缅怀民间音乐大师阿炳墓的地方,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阿炳墓原来的墓地不在这里,还有一些差距被破坏了。 昨天,记者在无锡市博物馆看到馆内另一座阿炳墓的墓碑,馆长陈瑞农对记者说了关于阿炳遗骨的鲜为人知的话:在迁入墓的春申涧之前,阿炳的遗骨在市博保管了多年,这块墓碑是阿炳原墓碑。

据介绍,阿炳先生于1950年12月去世。 当时葬在无锡市西郊璨山脚下,墓碑由中国音乐研究所和无锡市文共同设立。 阿炳安葬后,墓地没有管理,到20世纪70年代非常荒凉。 70年代末,一位叫韩可园的中学老师找到了无锡市博物馆,报告说当地铺设水泥公路,阿炳墓将被破坏,为了及时保护,他把碑带回了家。 听到消息后,市博马上派人当场捡起骨头,把阿炳骨保管在博物馆里。 1983年,翻修阿炳墓,将墓转移到惠山脚下的春申涧,市博埋葬了阿炳骨。 原来的墓碑太小,新墓仿照原来的碑建了一块新碑,原来的东西至今还保存在博物馆里。

【时讯】阿炳遗骨有段故事 遗骨差点被毁,曾在市博存放多年

记者看到原碑上刻着琵琶和二胡,象征着阿炳生前对琵琶和二胡艺术的造诣。

碑文是“音乐家华彦均(碑上原字为“均”)阿炳之墓中国音乐研究所无锡市文化艺术工作者联盟成立1887年-1950年”。 碑单位之一的中国音乐研究所是无锡籍音乐史学大师杨荫浏当时的事业单位,阿炳生前的音乐经过他的应急治疗整理后才传世。 据说惠山脚下的新墓碑碑文是杨兆浏先生的书,原来的墓碑是当时担任无锡市文联副主席的著名书画家秦古柳先生写的。 (小雨)

来源:沧州明珠网

标题:【时讯】阿炳遗骨有段故事 遗骨差点被毁,曾在市博存放多年

地址:http://www.czndmm.com/czxw/13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