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6字,读完约3分钟

SARS、禽流感“有名”,隐瞒疫情、虚假报告、缓报受到法律制裁,实验室病原体受到严格控制,乙型肝炎携带者等不再受到歧视,传染病患者的个人隐私得到尊重,隔离期间从事报酬的

SARS禽流感进入乙类

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疗法以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为乙类传染病,纳入法律的法定传染病有37种。 SARS、炭疽病肺炭疽病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这三种传染病只编入乙类,但由于感染性强、危害大,该法律特别授权,因此这三种乙类传染病可以直接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艾滋病的降级管理

法律把原来的艾滋病从甲类传染病管理改为常规乙类传染病管理。 但是,目前中国艾滋病防治形势严峻。 因此,传染病预防法授权国务院制定具体方法,敦促各级人民政府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艾滋病的传播。

建立疫情通报制度

修订后的法律完善了现行传染病流行报告和公布制度,新设立了传染病流行新闻通报制度。 法律还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没有依照本法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或者掩盖、虚假报告和缓解传染病疫情,上级人民政府下令纠正。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加强实验室安全。

法律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实验室和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的机构,要满足国家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传染病病原体样品按照规定的措施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

法律依据被隔离了

修订后的传染病防治疗法对疫情控制措施的规定更具体,更有可比性和可操作性。 法律详细规定了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发现患者和瘟疫后应采取的措施。 对于疑似甲类的患者,过去只规定了“医学注意”,现在对于在确定诊断前规定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的甲类患者、病原携带者、模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也规定了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注意的措施

医院不得排斥传染病患者。

修订后的法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指定具备传染病救治条件和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传染病救治任务,或者根据传染病救治的需要设置传染病医院。 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应该满足传染病医院预防感染的要求。

乙型肝炎的携带者不再受到歧视

法律规定,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在治愈前或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禁止从事的容易扩散该传染病的从业人员。

传染病患者的隐私受到尊重。

修订后的法律规定以人为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内所有机构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关于传染病的调查、检查、采样、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忠实提供相关情况 另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规定不得泄露个人隐私的消息、资料。

来源:沧州明珠网

标题:【时讯】新传染病防治法凸显八大变化

地址:http://www.czndmm.com/czxw/13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