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01字,读完约3分钟

天津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是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叉点(即现在的金钢桥的三股河口),历史上被称为“三汇海口”,是天津发源地。 唐中叶后,天津成为南方粮食、吴服北运的水陆码头。 金代在直沽设“直沽寨”,元朝设“海津镇”,成为军事重镇和航运中心。 明建文2年( 1400 ),燕王朱6月,带兵在直沽河南下夺取政权,成为皇帝。 1403年永乐改元。 永乐二年( 1404 )设置天津
卫建设天津城,次年设置天津左卫,次年增设天津右卫。 清顺治9年( 1652年)三卫合并,合并为天津卫。 从明永乐2年( 1404 )到今年( 2004 ),天津筑城迎来了600周年。 天津简称“津”,意思是天子过河的地方。 也简称为“沽”、“卫”。 天津有津沽、上海门、津门、三津海津海上等多种别名,形成了别称系列。

【时讯】天津地名考:天津的别名

“津沽”的名字来源于天津七十二沽。 天津地区九河下梢,称七十二沽,塘沽、汉沽、葛沽、咸水沽、丁字沽、大直沽等。 其实“七十二”不是确切的数字,只是泛称。 “津”是渡口,“沽”是指靠近水的村落。 天津的历史曾经被称为“直漳河”,作为母亲河的海河也被称为“沽水”,可以看到“津”和“沽水”的密切关系,与“津沽”齐名,合情合理。 天津文人经常在诗文书画上署名“海上”,如果说津门十景“沽水流霞”是对海河风光的艺术概括,“海上”就是“海河之滨”的意思。

【时讯】天津地名考:天津的别名

“海门”是指进入海河河口的自然地形,成为天津的别称之一。 明代的八景有“海门月夜”,天后宫的匾额词也是“海门津筏”。 所有的水聚集,延伸到津,流入河海,故名“津门”——这是从自然地理立场出发的解释。 护卫海防重镇、曹操中枢、京师,故名“津门”——这是出于政治军事立场的注释。 《津门》是现在采用频率最高的别名,明人写的《直沽挽歌》:《云帆十里下津门,日落朝平没有痕迹。 芦苇广阔的地方都有住宿,灯火通明的地方有渔村。 ”。

【时讯】天津地名考:天津的别名

“三津”也有两种解——北运河、南运河在三路河口与海河相交,是“三津”。 天津左卫门、天津左卫门、天津右卫门、三卫是一体的,因此被命名为“三津”。 天后宫有“祐卫三津”和“三津福主”的匾额,南门外大街有“三津磨房同行公会所”和“三津胡同”,所以被认为是这个名字的由来。

“海津”显示了天津临河临海的地理特色,元朝在这里设置了“海津镇”,因此被称为。 “海上”的别名统称为海河下游一带,意思是“渤海之滨”。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来源:沧州明珠网

标题:【时讯】天津地名考:天津的别名

地址:http://www.czndmm.com/czxw/14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