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镜前,张阿姨的目光久久停留。镜中人的嘴角固执地偏向一侧,眼睛无法自然地闭合。曾几何时,开朗健谈的她,如今不得不在说话时用手掩住嘴角,回避那些让她心痛的异样目光。更让她困扰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甚至连一根吸管都无法稳稳地含住,喝水都成了需要小心翼翼的事情。长达数月的针灸治疗,带来的希望却逐渐冷却,生活的色彩随着她消失的笑容和诸多不便一同褪去。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阿姨来到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在这里,她了解到一种针对面瘫的新型微创治疗技术——神经射频调控术。接诊的井山泉主任向她详细解释道:“这项技术利用一种可控的温和能量,精准地作用于神经,帮助它恢复正常功能。医生在精密的影像设备实时“导航”下进行操作,使用的器械非常纤细,几乎看不到明显伤口。”

张阿姨重燃希望,决定进行尝试,治疗过程非常顺利。“刚结束时面部有些许麻胀感。”张阿姨回忆道,“惊喜的是,我逐渐就能感受到面部肌肉久违的细微牵动!”带着这份期待,三个月后复查,结果令人欣慰:张阿姨的面部对称性与闭眼功能都得到了显著改善。尤为让她欣喜的是,那些曾经困扰她的生活障碍正在消失——她终于能够轻松地、稳稳地含住吸管喝水了。这个看似微小的变化,对她而言却是生活质量提升的一大步。

对于这项技术的价值,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的王冀伟主任进行了更深层次的阐释。“射频调控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它为那些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面瘫患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有效的微创解决方案。”王冀伟主任补充道,“这项技术可实现个体化和精准化治疗,不仅适用于面瘫的治疗,还可用于面肌痉挛、颈源性头痛等多种与外周神经功能异常相关的疾病。我们追求的不仅是面部形态的对称,更重要的是帮助患者恢复像闭眼、控制口唇进行日常活动(如吸吮、发音)等基础功能,从而真正提升生活质量。“

aadb7cd9a48019bd03507e9663086668

3f8881a79b4aab60c915d6395e795c1a

如今,镜中的张阿姨终于能够重新展露对称的表情,眼睛也能安心地闭合。那份“被偷走”的从容与自信,正一点点回到她的脸上。

王冀伟主任同时郑重提醒:射频调控技术虽然效果显著,但并非万能。其成功应用需要患者面神经功能尚存部分基础作为前提。因此,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必须经过专业、严谨的医学评估,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判断是否适用。

当传统疗法遭遇瓶颈,现代微创技术在毫米之间开辟了新的路径,为患者点亮了重获笑容、功能与尊严的新希望。

(本文基于真实技术案例,患者信息已进行隐私保护处理。治疗效果因人而异,具体诊疗方案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并进行全面医学评估。)

来源:沧州明珠网

标题:面瘫困境,微创有术

地址:http://www.czndmm.com/czjj/35828.html